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加強機關黨的建設和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弘揚廉潔文化,推動反腐倡廉,同時做好青年理論骨干學習工作,7月7日,民政廳機關黨委、機關紀委、機關團委及工會組織基層黨組織書記、優(yōu)秀黨員、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支部紀檢委員、工會小組長、青年骨干等赴眉山開展“沿著總書記的足跡”系列教育活動。廳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張曉玲,廳二級巡視員王小平參加活動。
活動中,黨員干部觀看了“紅色家書”微視頻,學習了趙一曼、楊開慧、黃繼光、向警予等革命烈士寫給親人的家書,同志們被革命先輩奮勇抗爭、團結一致的愛國精神所深深感染,一起唱響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歌唱祖國》等紅色歌曲,感悟信仰的力量,傳承紅色基因,氣氛不斷高漲。
在永豐村,翠綠的稻葉在風中微微搖曳,習總書記的殷切話語猶在耳邊,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國”的美稱,要嚴守耕地紅線,保護好這片產糧寶地,把糧食生產抓緊抓牢,在新時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
藍天下、烈日中、黨旗旁,入黨時間在七月份的三位黨員過政治生日,回顧自己的入黨志愿書,張曉玲書記為三位黨員頒發(fā)政治生日紀念品。隨后,全體黨員干部面向黨旗,右手握拳,莊嚴宣誓。莊嚴神圣的誓詞,使在場的每一名黨員重溫入黨時的莊嚴承諾和初心追求,再次宣誓永葆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
在三蘇祠,曲徑通幽,小橋流水,一磚一瓦皆是傳奇,一樹一木都是故事。從進入南大門開始,同志們就開啟了一場與“三蘇”穿越千年的隔空對話。“一門父子三詞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蜀中多才子 三蘇天下奇”等楹聯隨處可見,祠內建筑、陳設、楹聯、題記無不訴說著蘇氏的文學成就和家教家風。習總書記在三蘇祠中談到:“家風家教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財富,是留給子孫后代最好的遺產。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清白做人、勤儉齊家、干凈做事、廉潔從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養(yǎng)新時代共產黨人的良好家風。”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聆聽總書記的指示,通過本次系列教育活動,黨員干部聽三蘇故事、品三蘇家風、學三蘇為人做官之道,不斷增強清廉從政、勤勉奉公的精神動力,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民政廳機關黨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