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陶冶干部職工審美情操,提高人文素養(yǎng),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近日,財政廳監(jiān)督與績效處黨支部組織“習近平接見考古專家講話體會分享”講座,邀請川大原歷史系教授,省博物館原館長,省考古院原院長高大倫授課。
高教授首先簡要回顧四川考古發(fā)展歷程和成果,以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9月帶領政治局參加考古為主題的集體學習為切入口,深入淺出講解中華文明起源和發(fā)展歷史進程,使大家對考古發(fā)掘印證中華文明取得的燦爛成就,中華文化對人類文明重大貢獻有了新的認識。高教授將馬踏飛燕,鎏金舞馬銜杯銀壺,長信宮燈,三星堆,馬王堆等珍貴文物與遺址作為文明載體,以建國初期,文革年代到改革開放新時代為時間脈絡,精彩詮釋考古工作對于文旅融合,博物館藏及文化影響的重要意義。最后,高教授講述本人牽頭組織的20萬份四川石刻拓片文物搶救保存工作,這批拓片形成珍貴歷史檔案和藝術寶庫,為研究古蜀政經軍事、人文書畫提供了完善資料。監(jiān)督與績效處支部書記就我省財政保障文物考古沿革,古蜀文明傳承發(fā)展,文化自信,文明探源的意義作交流發(fā)言。
講座結束后,全處同志興趣盎然,討論熱烈,沉浸在考古文物與藝術人文融合的綿長意蘊中。大家表示通過講座認識到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偉大民族精神和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財政廳監(jiān)督與績效處黨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