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安市武勝縣聚焦提升黨員教育時效性和覆蓋面,建立完善多層次、立體化的黨員教育保障體系,有效提升黨員教育培訓質效。
嚴把選聘標準,建強“師資庫”。按照“專兼結合、優(yōu)勢互補”原則,通過個人自薦、黨員群眾推薦、單位舉薦的“三薦”方式,組建起一支53人的政治素質高、業(yè)務能力強的“黨政領導干部+基層黨組織書記+先進模范人物+實用技術人才”師資隊伍。實施“理論講授+實操演練”培養(yǎng)計劃,開展“黨課教師競課”活動1次,舉辦全縣黨課教師專題培訓班3期,組織優(yōu)秀骨干教師外出培訓15人次。健全師資庫動態(tài)調整機制,不定期把不適宜繼續(xù)履職教師調整出庫,對新入庫教師采取以老帶新進行培養(yǎng)。目前縣、鄉(xiāng)兩級師資庫中共有教師283名,其中入選省級師資庫3名,入選市級師資庫10名。
嚴把培訓質量,建好“課程庫”。根據師資庫教師的授課領域和研究方向,將師資力量劃分為“政策理論”“工作務實”“革命傳統(tǒng)”“形勢政策”“典型事跡”“實用技術”等6大類,充分發(fā)揮師資個人特長和專業(yè)優(yōu)勢,組織師資教師參與開發(fā)黨員教育課程8個、制作電視片10部。緊貼黨員教育培訓差異化需求,創(chuàng)新實行“黨員點單、基層黨委下單、組織部門派單、師資接單”模式,由各基層黨委提出培訓需求和培訓計劃,縣委組織部統(tǒng)籌安排培訓課程和師資。截至目前,結合“黨課開講啦”“萬場微黨課進支部”等活動,53名縣級師資庫教師到基層黨組織講黨課150余場(次)。
嚴把實踐效果,建優(yōu)“陣地庫”。加快推進鄉(xiāng)村振興培訓基地項目建設,完善宿舍、食堂和運動場地等配套設施,建成后可同時容納1000余人培訓。依托楊益言故居、紅巖英雄文化陳列館、黨史館等現有紅色資源,建成集黨性教育、黨風廉政、愛國主義教育于一體的武勝·紅色文化園。緊扣新時代黨員教育培訓目標任務,繪制全縣黨員教育矩陣地圖,將武勝·紅色文化園、華鎣山起義烈士紀念館等29個紅色精品研學點位串珠成鏈,建成“一圈五帶”6條教學路線,構建起“黨校+基地+教學點”立體式培訓模式,滿足黨員培訓多樣化需求。用好武勝黨建網、微信、抖音號“三位一體”線上學習平臺,推送政治理論、黨務知識、經驗信息等內容900余條。
(廣安市委市直機關工委)